经历“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的波折,直播行业该往哪走?

【编者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可谓是直播行业的生动写照:一边是如火如荼的千亿资本“加持”,另一边却是依靠融资支撑,难寻商业模式的直播平台。而2017年伊始光圈直播“倒闭”事件,再度引发业内关注,加速了行业洗牌的速度。

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大量从业者加入直播市场寄望分得一杯羹,而潮水渐退后,2017年直播行业的机会在哪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行业一线,通过对直播平台、网红、创业者、行业专家的多方采访,试图还原“火热”直播后的真实现状。


“其实直播圈子里的人都很享受在‘风口’的感觉,风停了会死掉一大批,但是谁都不愿意在这之前停下脚步。”这是在2016年直播圈融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赶在“洗牌期”来临前,获得数亿美元投资直播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王迈这样感叹。

而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闭,再次引发市场对直播行业的关注。“这件事情带给行业一定打击,我也听到一些同行有裁员、缩减业务和投放的消息”。谈到这件事,王迈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如今,接触直播已经1年多,王迈用“迷茫、新奇、爆发、挑战”概括这个过程。“之前一个项目投入500万元、600万元像喝水一样简单。”2017年2月26日,王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变化正在发生,在王迈看来,现在不论是决策还是融资都变得更加谨慎,而直播的很多玩法也都被试完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是下一步该怎么走?

“外热内冷”的迷茫:宁可错投,不可错过

2016年初,本来从事营销工作、还是一个“外行人”的王迈无意间接触到直播。

当时,直播行业仍是一片火热。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网红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达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与此同时,巨额资本加持直播行业,从YY、斗鱼、熊猫TV,再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的纷纷入局。国内资本市场似乎都在遵从着一个共同的认知:“宁可错投,不可错过。”

相较于外部的火热,由于项目对接偶然接触到直播的王迈则用“迷茫”来概括当时业内的状态。

王迈回忆称,尽管当时外界也开始对直播有了一些声音,但业内对直播并未形成明确的概念。某种程度上,大家还把直播和秀场放在一个维度,单纯地觉得是一个看美女的地方;另一方面,说起自己从事直播,当时甚至会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排斥。

一切似乎并未形成清晰的脉络,但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前景的预期,瞅准时机,王迈和伙伴们组建了一只涵盖产品、技术、市场方面的团队,进军直播。

王迈及团队伙伴开工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调性,从原本单纯的眼球效应、美女经济开始做出一些正面引导。“当时我们想,既然美女可以直播,明星、企业也可以直播。”

组建好团队,调整好调性,王迈及团队在2016年3、4月开始做项目,逐渐尝试在晚会活动时进行手机直播探班。经过两三个月的“试水”,王迈及其团队的心态从迷茫转为新奇,分羹直播市场蛋糕的期待逐渐成形。


“百团大战”的火爆:风还没停谁都想体验

彼时,和王迈一起参与直播的朋友断言,直播将会在2016年火起来,事实也印证了当时的这个判断。

很快,行业开始被“引爆”,在资本“加持”下,直播像是始料未及的一场烟花绽放。

2016年3月,小米黑金直播出场;4月7日,在《欢乐颂》发布会上,刘涛直播吸粉71万;4月21日,Papi酱广告拍卖直播竞拍价达到1800万元;5月10日,雷军在小米直播中的露脸赢得超过20万粉丝的关注;5月16,罗振宇一本起拍价为2.55元的书籍,最终以30260元的价格在优酷直播中拍出;5月18日,宋仲基的北京粉丝见面会直播赢得了1100万人的在线观看。

这带给从业者的变化十分明显,以前是拿着直播资源找企业,人家不愿意搭理,而此后即便是坐在办公室,也有企业上门合作。王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道,双方的角色像是换了过来,行业站在“风口”等起飞。

与此同时,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直播一夜之间都涌入市场,类似京东、淘宝、蘑菇街等平台也开始做垂直领域直播,“直播+”的概念也被提出,企业也开始选择用直播的方式召开发布会。

忽然之间,直播行业“百团大战”的大幕拉开,直播从业者“跳槽”、“薪金翻倍”的消息不绝于耳,各大直播平台开始了一场“烧钱、抢人、融资、圈地盘儿”的争夺战。

值得注意的是,王迈也直言,直播行业的变化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刷流水”现象十分普遍,主播数量、粉丝数量、收入数量、在线观众数量难辨真假,大部分直播平台都处于亏损状态;另一方面,直播行业也面临着内容“打擦边球”的现象和日趋严格的监管政策。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平台的想法和理念也逐渐形成矩阵。例如,映客的定位是社交,一直播的定位则是媒体,直播怎样实现“商业化”成为焦点。

王迈也坦言,在直播行业能体会到站在“风口”的感觉时,只要风还没停,谁都愿意体验一下,加速自身的资源积累和成长。

赶潮退潮的尴尬:大部分人不知该怎么走

直到2016年底的最后一轮直播融资,还能用“容易”来概括,只要提出较为明晰的商业模式,就有人愿意投入,而王迈的团队也幸运地赶上最后一波“潮水”,融到数亿美元。

不过,王迈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直播的“商业化很差”也成为业内共识,即便是投资人,也偏重于战略投资,希望用直播切入更大的市场。

根据王迈的经验,当下,倘若仅是单一做直播,或许难以获得资本青睐,投资人更偏重于把直播作为工具,应用于产业链精准一环的项目。

在2016年直播行业各大平台的火热竞技后,随着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下,无法逃避的“洗牌期”随之而来。王迈称直播已慢慢遇到瓶颈,进入“挤泡沫”时间。

在王迈看来,如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2017年行业一定会迎来洗牌,但是洗牌的方式尚不可知。王迈对洗牌的方式作了三种设想:第一种,按照小、中、大的规模有序倒下;第二种,以“一刀切”的模式迅速整合行业,形成“红的特别红,死的特别快”的局面;第三种,也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明晰的商业模式和行业的分水岭,符合规则的将会“跨过”,其余的则被淘汰。

对于未来,王迈的思索是,和普通的互联网工具不一样,对直播平台来说,人具有较大作用,具有个人魅力的主播将会对平台发展有较大的作用。此外,大而全的直播平台将越来越少,开 一个频道或者栏目运营直播的“招数”很难奏效,传统的商业模式是把直播当做产品来经营,未来直播则更多是一种场景应用。

一线观察

直播变局下主播不仅要颜值 顶尖网红分走80%以上收入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如今的直播早已不是最开始那么简单,不仅要颜值高,还需要知识储备”。从2014年就开始接触直播的栗子显然已经嗅到了直播行业的变化。

同样于2016年接触直播的大白也告诉记者,现在的直播和自己最初接触时相比,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门槛”。


理想与现实:要求越来越高收入难支撑生活

2016年接触直播的大白,起先直播的对象是宠物狗,后来衍生到直播生活状态。如今,让大白记忆犹新的一次经历则是“心肺复苏”直播,要求主播掌握足够的知识。

早在2014年开始接触短视频,后来又开始直播的栗子,现在每逢大型直播都要带上自己的“百宝箱”。“如今的直播不仅要颜值高,去一些大型活动,直播前还要准备移动电源、wifi、自拍杆、补光灯;直播过程中要和粉丝互动、回答问题;直播后还要学会总结”。栗子显然已经嗅到了直播行业的变化。

主播宁宁还提到,有时候接到年度盛典要连续直播几个小时,很多主播生病打点滴也还在坚持直播,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对于普通主播来说,靠直播赚钱并不容易。某直播平台负责人张晓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女网红、三四线女演员、模特这部分在主播中仅占2%~5%比例的群体,分走了80%~90%的收入;剩下的则是在某领域拥有一技之长、具有个人标签的个性主播及一些业余的“素人”直播。

多位主播告诉记者,难以依靠直播打赏支撑生活。主播李萌也称,平时只是通过直播赚点零花钱。此外,李萌由于对平台分成模式的不满,前前后后换了6、7个平台。

张晓表示,主播收入并非如外界传言轻易过万,更多的收入数据来源于平台头部主播,行业水平实质上参差不齐。

对于行业内的诸多现象和从业者的不满,齐齐直播平台运营管理者史贺楠则颇为乐观。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2016年的变革,由于平台和主播相辅相成,各大平台的“分成”模式也将规范完善,高质量的主播势必得到高收益。

转型艰难:网红变身明星没那么简单

除了收入参差不齐,主播的个人发展生涯还面临着多重挑战。

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像Papi酱一样的头牌网红少之又少,90%的网红未能实现变现。而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电商直播”也是连接受众和网红,使得网红获取更多收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据《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电商红人产业产值为580亿元。

如今的栗子也乐于在直播平台售卖商品,她认为这能拉近观众距离,也有助于理解产品。

同时,有主播称希望通过直播这种方式拥有参与网络电影、进军影视圈的机会。这一市场需求和汪海滨的设想十分契合。资深互联网视频直播行业人士、齐聚科技CEO汪海滨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把旗下的一些直播平台打造成线上电影厂,把平台上具有才艺和颜值的主播输送给网络电影,为网红变身明星打造一条便捷的上升通道。

不过,张晓认为直播平台仅是提供给主播一个被看到的“窗口”,最终能不能进入青睐的圈子,还取决于行业和社会的统一标准。

行业解剖

直播洗牌进入下半场 平台倒下“冷冻”资本

2016年,视频直播进入红海,出现近千家直播公司同时涌现的壮观场面。2017年伊始,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闭,一时间,关于直播行业的死亡潮来临之说甚嚣尘上。

TMT领域知名研究人士布娜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播平台内容空洞、同质化严重,已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在经历狂热过后,鉴于直播平台的运维成本非常高,引流也会越来越困难。

不过,垂直类平台则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呱呱财经直播平台负责人李磊表示,未来更加细分的垂直直播平台可能会有更突出的表现。

多平台“倒下”行业加速洗牌

光圈直播官网已无法正常访问,在百度搜索“光圈直播”,相关搜索内容都是“撤资、欠薪”。这一局面的背后,则是其颇高的估值和资本曾经的青睐。据人民网报道,光圈直播2015年9月得到由合一资本、紫辉创投、协同创新3家投资的1250万元天使轮融资。当时的光圈直播估值已超过5亿元。

光圈直播的“倒下”,只是直播平台现状的一个侧影,易观互动娱乐分析师王传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6年,直播从业厂商围绕用户流量展开了跑马圈地的争夺战,在此阶段,几乎完成了以美女颜值、奇闻轶事、明星舔屏为推广手段的用户拉新。

不过,争夺战的背后则是内容的匮乏。艾媒咨询显示,77.1%的网民认为在线直播平台存在低俗内容,90.2%的网民认为在线直播平台的整体价值观导向为一般或偏低。

据记者梳理,截至目前,趣直播、微播、网聚直播、猫耳直播、咖喱直播、美瓜直播等多家直播平台已经下线或暂停服务。

齐聚科技CEO汪海滨认为,目前的网红直播还处于混战阶段,最终获得用户的直播公司才能生存下去。2017年过后,大部分直播平台将可能会因为定位模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原因而面临倒闭或者被其他平台收购,而一些人气很高,具有良性生态模式的直播平台将会获得长久生存和发展。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内容匮乏是行业加速洗牌的重要诱因,直播泡沫正在破裂,未来大而全的直播平台少之又少,2017年垂直平台将会迎来“升级”。

垂直类平台“寒冬”突围

毋庸置疑,行业加速洗牌和垂直类平台的“新机”是2017年直播下半场的发展趋势,而助推直播行业发展的资本也或许将发生“变革”。

据云投汇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国共有31家网络直播公司完成36起融资,涉及总金额达108.32亿元。

艾媒分析师认为,在线直播行业除了人力成本外,还需要购买大量价格昂贵的专业设备和支付宽带的费用,目前许多直播平台都在亏损,或者是靠融资在做支撑。

在汪海滨看来,2017年将是资本回归理性的过程,但是好的企业依然不会收缩自身的业务和资本;相对而言,不具有市场沉淀、之前盲目杀入市场拿到钱就开干的初创公司,可能会面临巨头的蚕食和资本的寒冬。

汪海滨预判2017年垂直类直播平台将会获得庞大的目标用户,资本将会集中在几大定位清晰、运营模式优质高效、人气旺盛的直播平台,也将会有资本看好财经、教育等垂直细分领域的直播公司。他提醒道,上述领域即便被资本投入也并不意味着能获得巨额利润。这需要一定的决心和勇气,只求快速变现的互联网产品是难以持续生存的。【责任编辑/刘凯】

注: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经历“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的波折,直播行业该往哪走?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