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不定的数字货币,到底是救世主还是恶魔?


创业家埃隆·马斯克的SpaceX终于成功发射了一枚“重型猎鹰”火箭,带着他的启蒙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和印着“Made on Earth by humans”电机板的特斯拉Roadster电动汽车,飞向太空。这次发射将全人类的注意力调动到探索太空的进程上,并且以民间主导的方式,胜过以往主权国家主导的发射事件,这是人类向宇宙出发进行商业化探索的一大步。

当然,还是会有另一种声音质疑耗费巨资上天的这枚火箭的价值,质疑这背后SpaceX和NASA的利益纠葛和中美媒体态度。质疑,亦是健康社会生态的必备因子,值得聆听。

火箭发射成功后,埃隆·马斯克当初融资被质疑崩溃落泪的视频也再次传播起来,连同一些有过相似状况的中国企业家也再度被热议。曾经因为大跨越式发展而导致企业崩盘的史玉柱,当年遭遇困境在《对话》节目被围攻和嘲弄的视频再次刷屏;和马斯克更为相似的“生态之王”、乐视前掌门、如今同样在美国造电动汽车的贾跃亭,更是和马斯克形成对比,成为老百姓对比中美创业模式的谈资。梦想家和“骗子”,在事业的起点上看起来并无二致。

隔岸观火,或是依靠传统经验去做逻辑推演,是无法证实或证伪一个新兴事物的本质,也无法预测一个商业现象的结果的;这同样也适用于数字货币,它吸引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参与者追随,但在主流舆论中备受质疑,它到底是金融革新,还是金融骗局,是数字资产,还是数字泡沫,成为吸引全世界监管机构、科技界、金融界、经济学界和普通民众的流行话题。

从2009年比特币正式问世,经历过数年的暗潮汹涌和圈子传播,直到2017年上半年真正进入大众视野,随即遭遇下半年的监管整顿,到2017年底又在曲折中发展卷土重来,数字货币已经是经历过一个春与冬的经济现象了。

2月6日,和全球资本市场寒潮同步,作为数字货币风向标的几个龙头币价值腰斩,一度哀号遍野;同一时间,全球股市遇冷暴跌,各类投资客同时受创,市场投资情绪跌入冰点。

2月6日,美国参议院就数字货币监管举行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听证会既强调了对数字货币商品、货币、证券的属性界定问题,提到了ICO归属地的鉴别和监管问题;也特别强调了数字货币作为年轻一代的投资风潮,和对分布式技术及其带来的作用力的贡献。听证会上CFTC的主席Giancarlo提到两个细节很有意思,一是近期一笔中美大豆贸易就是用比特币支付的;二是他有三个读大学的孩子,他一直努力让三个孩子对股市产生兴趣而未果,结果近期他发现他们对比特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它看作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受此影响,数字货币市场稍稍回暖。

2月8日《福布斯》杂志发布首个数字货币富豪排行榜,数字货币领域的华裔代表人物、全球顶尖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CEO——赵长鹏,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作为一个号称只有数千元法定货币存款,“All in”数字货币的虚拟财富代表人物,登上以财富风向著称的杂志封面,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主流社会对数字货币的价值认可。

2月8日全球首个加密商业银行在加拿大上市,中国电子制造商巨头富士康通过旗下私募基金斥资一亿元投资该银行。同一天,美国加州城市伯克利宣布将为经济适用房发行数字货币,并将发行市政债券为代币数字资产背书,持有者可以用该代币在商店、饭店消费或用以支付公寓租金。

广义的数字货币包括电子黄金、加密货币等,以电子形式代替现金的货币形式。在本文中,仅仅探讨加密数字货币,即与区块链技术相伴生的通证演变成的数字货币。

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账本,为了鼓励节点参与记账,社区发行了限定数量的通证用于生成新区块的奖励。不同的项目为通证构画不同的应用场景,赋予了它一定的价值内涵,并借此向更大范围的用户发放,用于募集初始资金,加快项目推进。

在当前的区块链社区及其配套环境中,获得某一种数字货币有四种方式:一则是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约定的挖矿机制,二则是通过社区发放渠道,例如糖果(营销用途的免费发放)、早期募集(以BTC、ETH等通用数字货币参与早期募集),三则是通过交易所置换(一部分数字货币会在特定交易所流通,可以提供对几种主流货币的兑换),四则是场外交易(从持有该种数字货币的个人处转账获得)。

这一轮数字货币的风潮,始于比特币价值的持续攀升。但是市场真正的疯狂,在于对数字货币新品种的投机和追捧。林林总总,成千上万种数字货币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激励价值

数字货币的原本面貌是区块链中的“通证”,它的出现是为激励对社区建设作出贡献的成员,去中心化的基于共识和智能合约的价值分配,给社区参与者更多安全感和公平性。以太坊正是基于此提供智能合约发行新Token的机制,越来越多的团队基于以太坊发行新型数字货币,用于构建新的社区生态。成千上万的新通证被生成,成千上万个新的愿景聚集百万、千万、上亿的用户参与其中,他们的关注、认购、行为数据、信息上传、产业对接将通过通证的分配获得奖赏,而这些参与将对区块链技术落地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目前区块链社区主流的激励机制包括如下几种:

POW(Proof of Work),即工作证明,以算力竞争来获得生成区块的资格,并获得Token奖励。这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基础激励机制,也成为数字货币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目前大量企业布局矿机、矿场、矿池、云算力,已经形成矿机出售、算力出租、云算力购买的一系列商业模式。它的优点是机制相对公平,缺点是耗费大量社会资源(电力、芯片)用于并无实际价值产出的计算。同时,随着算力的不断集中,其公平性也受到挑战。中国的比特大陆是全球最大的矿机供应商,获得了红杉资本和IDG的投资,并且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成为区块链领域的大玩家。我国目前总体对于矿机的资源浪费仍然持批评态度,具体政策还有待观察。

POS(Proof of Stake),即权益证明,根据持有的货币量和持有时长(币龄)来发放利息。每个币每天产生1币龄,比如你持有100个币,总共持有了30天,那么,此时你的币龄就为3000,这个时候,如果你写入了一个POS区块,你的币龄就会被清空为0,每清空一定量的币龄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币作为利息奖励。“币龄”的清空机制,可以缓解“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POW的三大问题:持续通缩问题,挖矿极限后节点活跃问题,算力集中问题。同时,POS也能解决无效计算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但POS本身的机制会带来新的弊端——强者恒强,原来持有货币量较多的节点将进一步扩大优势。

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即委托权益证明,持有币龄的人可以委托一些代表来进行投票,所有节点中选举出一定量的超级节点,来负责投票决定下一个区块的写入权。类似议会制度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解决POW的算力资源浪费或垄断问题,也可以解决“贫富”分化加剧问题。但是选举的机制合理性等,仍然有待市场检验和优化。

支付价值

当这种数字货币被一定范围的人群共同持有,并且认可其对等价值,它就可以作为这个群体之间共识的一种支付媒介,这正是比特币的初衷。日本正在大力推广比特币支付,包括知名家电连锁商场Big Camera、丸井(Marui)ANNEX 百货等在内的多家日本公司,都已经开始支持使用比特币付款。比特币交易商 ResuPress已经与日本能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后者的用户可以通过 ResuPress提供的加密货币服务来支付电费。比特币转账使用专属“钱包”扫描二维码即可,和支付宝、微信一样便捷。2月初,中国知名投资人薛蛮子在微博称,已在日本成立蛮子加密货币不动产株式会社,所有在日本、泰国苏梅岛房地产项目包括买卖租赁都接受加密货币结算。第一笔京都地产交易已经成功,交易额在数千万日元。2月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参议院日前已通过法案,旨在允许本州居民用数字货币交税。

流通价值

数字货币的流通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给传统投资机构带来压力。在传统金融市场上,“流通即价值”的原则成为资产证券化实现杠杆效应的基石,同样在数字货币市场上适用。激励价值是数字货币的基础价值,支付价值是数字货币的价值外延,流通价值实现了数字货币的杠杆效应。数字货币的流通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流通效率高,基于快节奏的ICO流程,在一个月甚至一周内,即可实现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流通;二是股权和货币的统一,区块链项目的股权以数字货币代替,数字货币本身既可用于支付又可用于流通。这两个特征带来了数字货币的价值倍增效应,和与之伴生的巨大泡沫。

数字货币的吊诡之处在于,它打通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藩篱,这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一级市场的影响力和评判标准可以辐射到二级市场,这是区块链项目进入二级市场流通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的现状决定的。正常通过IPO进入二级市场的项目,有规范的披露标准和会计准则,有历史经营数据,有各种参与主体如券商、分析师的行业研究,可以作为普通投资者的参考要素,而通过ICO进入数字货币二级市场的项目一般都处在发起的初级阶段,项目本身没有太多历史沿革和数据积累,行业也没有专业的机构筛选或品牌背书,只能以类似VC投资的逻辑考察团队背景、其他投资方背景、顾问背景等。而这些信息距离判断一个项目的市场表现还有非常远的距离,况且普通投资者对这些信息本身的真伪也缺乏甄别能力。

二是普通用户有机会参与到一级市场的投资,这是整个区块链行业的蛮荒发展阶段决定的。ICO初期,没有专业投资机构,项目募集数字货币的主要目标是普通个人投资者,给予进入二级市场之前的投资者一定的折扣率用以回馈早期支持者。这些早期募资主要用于进入二级市场的准备,以及早期的品牌建设、社区建设储备。随着ICO的项目增多,逐渐出现了代投人、专门的数字货币投资机构等。ICO项目水平的参差不齐,叠加不成熟的代投机制,和弥漫于市场的信息失真、传销式募资、风险模型不健全……普通投资者直接参与一级市场带来的社会事件已经多次爆发。

在我国的政策框架内,传统金融领域的一级市场募资也是从严监管的,包括投资者准入条件、风险评估模型、募资主体资格等,ICO更是不被允许的。这也是考虑到ICO急剧爆发和行业专业度水平滞后之间的落差,短期来看危害过大,偏离区块链技术初衷。

与其说数字货币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不如说数字货币是区块链的节奏和代言人。区块链技术近半年内在全世界范围受到追捧,极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货币的繁荣。而数字货币的骤然繁荣,既有区块链精神的影响,也离不开数字货币投机心态的影响。对半年500倍的追逐,并不亚于对“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狂热,后者是新技术发展的精神信仰,前者则是催生这个行业浮躁贪欲的毒药。

发展至今,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媒体领域有金色财经、币世界、币头条、比特街、BABI财经、核财经、火讯财经等,投资机构有分布式资本、创世资本、硬币资本、节点资本、链上资本等,知名交易所有Upbit、Bithumb、币安、Bitfnex、OKEX、火币、GDAX、K网、B网、Coinone、HitBTC、ZB、P网、币赢、Bit-Z等,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区块链行业的早期从业者,获得初步成功后,在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布局延伸。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媒体正向即时、深度、独家的方向寻求差异化运营,提高内容生产水平;优质机构正向头部资源、头部项目靠拢,优化人才团队和筛选流程,从技术能力、运营能力、市场能力等角度为项目赋能;头部交易所不断优化上币流程和用户产品线,部分交易所推出审核制(如币安,根据日本政府要求进行审核申报)、投票制(如火币,用户投票靠前的数字资产可上线其小站)、合约制(如OKEX,用户可选择合约式类期货产品对冲风险),同时头部交易所也在不断提高新币种的上币门槛和用户投资门槛,降低系统性风险。

至于究竟如何鉴别一种数字货币资产的优劣,行业里尚无公论,可以试着从已经出现的案例和资料中去提炼一些要点。

一种数字货币对应了一个区块链项目,要评判数字货币的优劣实质上是要评判这个区块链项目的优劣。鉴于当前市场的发展阶段,对数字货币的鉴别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鉴别是真伪之分。当前市场上至少有30%的项目是存在基础信息真实性问题的,这个比例恐怕还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信息造假主要存在于两块,一块是在白皮书、官网、官方社区等官方基础信息上,团队成员是否真实存在,投资机构是否确认投资,投资顾问是否知悉项目信息,项目其他背书信息是否得到授权……等等。另一块是在市场披露信息当中,和什么机构达成合作,在什么时间提供什么应用场景,其真实性、重要性、客观性是否和宣传描述一致。2月10日在业内颇受关注的区块链项目TFBOYS饭票,在宣告上线几小时内即被TFBOYS经纪公司时代峰峻辟谣;影视链(MDC)项目开发工程师Eugene Kyselov的头像被币世界证实为加拿大演员Joshua Jackson;此类情况屡见不鲜。

第二层是短线价值评判。数字货币是否有短期投资价值,可以参考传统一级市场的投资逻辑——质优价美,和传统二级市场的投资逻辑——低价好卖。一级市场的货币,可以去横向比较到手价格的相对高低,评估短期收益率,根据社区搭建情况预估市场流动性,退出难度。在二级市场上的货币,可以观察其换手率、价格曲线、市场披露活跃度,来观察项目方的市值管理能力和应用场景落地能力,这些将直接影响其短期市场表现。ART币被传因上线交易所后价格涨势不合预期,项目创始人被早期投资者扭送金融局,成为媒体疯传的一出闹剧。和传统投资有所区别的是,对于数字货币投资者,除了评估单个币种的价值,还需要考虑数字货币市场的整体状况和所在国的政策风险。

第三层是持有价值评估。在传统二级市场,股神巴菲特的主张是长期价值投资。虽然巴菲特不认可数字货币的价值,从长期来看,区块链项目和数字货币的投资也将走向价值投资。一个长期来看有投资价值的区块链项目,应该同时具备过硬的区块链技术能力、基于区块链的社区远景构建能力、优良的社区激励与运营能力、合理的通证分配、扎实的商业资源配套。可以认真研读白皮书中,对项目的愿景、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商业设施描述、技术方案描述、团队背景、投资人背景、顾问团队背景等信息进行深入理解,可以通过向传统产业的专业人士咨询、查询背书机构的历史投资情况、团队与顾问成员的履历情况等进行辅助判断。

我国自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于2017年9月4日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至今仍对发行数字货币持谨慎态度。近日有消息传出中国与韩国合作建立虚拟货币交易所“ZENIEX”,仅提供比特币、比特币现金、以太坊、以太坊经典、莱特币、量子链、EOS、BTM、ZRX这9种主流虚拟货币的交易。日本、韩国、美国等各主要国家相继出台进一步的监管政策,法国和德国的财政部长、央行行长呼吁取缔比特币和类似的加密数字货币,泰国一面欢迎ICO落地一面加强监管并于近日禁止银行提供任何与数字交易有关的服务。我国仍然在收紧现有数字货币交易所和国内用户的连接,避免不适宜的投资者贸然进入的风险。

其一,属性与场景的界定。数字货币的商品、货币或证券属性,一直是各国监管机构讨论的重点。目前来看,将有可能根据数字货币的使用场景来界定其属性,例如在ICO场景下按证券法监管,在支付场景下按货币属性监管,在通证购买场景下按商品属性监管。

其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划分。当前市场的诸多乱象和一二级市场的参与主体混杂有关,例如一级市场的募资对象和二级市场的募资对象是否应该有所区分,哪些主体参与,市场结构如何搭配。监管机构也将有可能考虑到不同阶段市场的风险系数和参与主体特征,区分不同阶段的参与角色和特征,以便把控市场整体风险。

其三,项目评级与投资者准入。传统投资领域,有大量专业媒体机构和评级机构,针对一级市场的项目有完善的尽调机制和审计机制,针对二级市场的项目有更加完备的上市流程和披露准则,针对个人投资者的私募更是有严格的投资能力门槛和风险评估,而在数字货币投资和募资领域,这些标准和机构的不专业不完善,或将成为监管介入的重要角度。

其四,反洗钱。数字货币的流通绕过了传统的货币追踪体系,带来了跨境支付的便捷性和隐秘性,也给灰色交易和不正当资金流转带来了便利。各国政府都将对数字货币的反洗钱措施进行监管,瑞波币在试图打通传统金融场景的过程中,也做出诸多努力实现美国政府的反洗钱要求。反洗钱的具体措施可能包括实名制和交易数据的有限开放等。

其五,征税。数字货币的投资属性和交易属性给监管带来的另一项挑战,是财富的衡量和再分配问题。数字货币成为等价物和实体经济挂钩,意味着数字财富的转移将带来现实财富的流转。从政府层面,必须设计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和缴纳监管的配套措施。而依法纳税本身也将成为数字货币得到价值认可的关键标志。

其六,过程监管。数字货币的证券属性是监管的深水区,其中项目本身的合规性,落地过程中的操作准则,对于允许ICO的国家尤其成为挑战。既要保留ICO机制中的灵活性,又要鉴别项目的高下优劣,把控项目的过程风险,将成为这些国家的监管挑战。

其七,边界界定和分离。在当前数字货币市场上,核心资源相对集中,信息不对称,全产业链布局较为普遍,市场难以形成不同主体的彼此监督制衡。长远来看,市场需要分离出不同身份的参与主体,监管机构借整体结构设计和不同角色的边界划分,规范市场整体的有序发展。同时,从传统金融到数字金融的边界、法定国家之间的边界也将是监管发力的重点。韩国政府强制要求加密货币账户实名制,规定银行只能给韩国的四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法定存款。日本金融监管部门对某海外ICO机构发出警告,因其未获得日本政府许可且无视监管要求。

数字货币市场第一个高潮在2017年中,早期进入者通过主流数字货币的投资增值套现,悄然参与到早期ICO项目中,随后2017年9月4号中国监管政策出台,大量交易所、ICO项目应声折戟,退币的退币,关停的关停。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成为数字货币的活跃市场,日本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线下支付场景,发放十余张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韩国交易所交易量激增,普通民众充分参与;新加坡吸引大量区块链社区基金会落地,成为全球范围项目落地的标配;泰国官方背书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上线,对ICO一边监管一边发展。中国大量项目转移至海外,部分知名从业者甚至转为外籍,中国市场投机情绪仍然占主流。和业内预期一致,2018年2月全球数字货币市场遇冷,恰逢中国春节市场低迷。

从近期的ICO项目来看,大量空气项目破发,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正规军进场,各种新旧力量交融、竞合、博弈,各国政府的注意力聚焦于此,监管政策频频出台。即使在允许ICO项目的国家,对项目“质地”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以便遏制以区块链为名的诈骗事件。

近日,在区块链领域的流行社交应用、总部位于迪拜的俄罗斯社交通讯巨头Telegram宣布完成首轮ICO,发行规模达8.5亿美金,投资方包括软银集团、Benchmark等国际风投和香港私募基金汇友资本,其发行的数字货币TON可用于该聊天工具内的支付等功能。Telegram的创始人Pawel Durov曾于2006年创办目前俄语区最流行的社交网站VKontakte,2014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政府安全机构要求VK交出一位乌克兰活动家的个人信息,Pauel不仅在VK上贴出文件全文,还贴了两张穿衣服的小狗照片进行讽刺。后遭到官方基金强势收购被迫卖出股份离开俄罗斯。因此Telegram主打极具隐私性的安全通讯工具,其差异化的传输协议确保两名用户通信时,包括管理员在内的第三方皆无法访问用户的通信内容。当用户在进行秘密聊天时,消息被阅读后的指定时间内会自动销毁。一旦消息过期,在用户的设备上也不复存在,因此受到数字货币行业从业者和参与者的追捧。其号称继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后的“第三代”区块链网络,全球月活近2亿,该项目被称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CO项目。

之后,预计此类具有深厚行业积淀、立足于长远生态建设、与区块链技术高度匹配的项目将陆续浮出水面,ICO的时间点或将延后至项目有所积累,整体操作将符合所在国的监管流程。区块链行业与现有实体经济的融合落地还需要数年的持续发展,将伴随数字货币热潮的发展、泡沫破灭、筛选、再发展。

数字货币行业正处在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币圈一日,世上一年”,市场形势和监管政策都在风云变幻之中。总体而言,数字货币是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正在全球范围内汹涌而来;面对这股潮流,既有机遇,更有陷阱。对于普通投资者,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审慎判断;对于区块链行业从业者,应该立足实体脱虚向实;对于有机会引领行业向前发展的先锋和机构们,更有历史赋予的使命去构建健康长效的生态系统,给予优质项目资源的支持,规避劣质项目对行业的伤害。

数字货币像是区块链点燃的火焰,为区块链而生,用它的光和热点亮了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前途,但是控制不当,它也会灼伤快速聚集的人群。它是光明的使者,或是魔鬼的化身,将不仅决定于它的初衷,还将取决于为它添柴加火的每一种力量的博弈。但无论数字货币最终结局如何,每一个具体个体的行为都将受到所属国家的政策规范和监管。【责任编辑/孟亮】

(原标题:跌宕如过山车般的数字货币,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

来源:秦朔朋友圈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阴晴不定的数字货币,到底是救世主还是恶魔?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