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前有iCloud艳照门,后有Snapchat、疯狂来往泄露,个人隐私见鬼去了?

【IT时代周刊锐评】互联网上还有没有隐私了?苹果iCloud艳照的阴影还未消散,阅后即焚的Snapchat又遭黑客攻陷,本该“焚”掉的10万余张图片和视频开始流传于美国知名社交网站4chan上。外媒称,该泄露事件恐将涉及未成年色情内容。

作为主打“阅后即焚”功能的通信App,Snapchat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蹿红到了AppStore。虽然该公司并未透露Snapchat上的用户数,但每天4亿条信息的活跃度令该公司变得炙手可热。去年Facebook与谷歌先后出价30亿美元和40亿美元,争相抛出橄榄枝欲收购该产品,但都遭到了其创始人兼CEO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和鲍比·墨菲(Bobby Murphy)的拒绝。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与阿里也曾传出有意高价收购该公司。而彼时Snapchat 8亿美元的估价在近日Yahoo注资绯闻传出后,已惊人地飙升至100亿美元。该平台聚拢的活跃的年青人群体,令其广告、虚拟商品等营收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讽刺的是,此次泄露对Snapchat可谓釜底抽薪,本是满足用户隐匿、信息安全的需求,却被直接打脸。Snapchat目前已经作出了回应称,此次泄露事件源起于用户使用了第三方应用来收发照片,“我们在使用说明中明确规定这种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我们可以证实,Snapchat的服务器从未被攻破,也不是此次泄露事件发生的源头。”

就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中,一款名为《疯狂来往》的游戏曝出了不雅视频事件。本是朋友间互动的视频互动的游戏,却被无意间录成视频自动传送至视频网站之上。很多朋友间亲昵的隐私游戏,在视频网站上变为了“不雅”甚至“艳照”。

有趣的是,苹果iCloud、Snapchat与“疯狂来往”暴露了当下互联网上,用户隐私安全的三大威胁。iCloud凸显了互联网的基础安全:几乎所有的密码都可以被破解,只是有些要上万年,有些则仅需要几秒钟的逻辑推测;Snapchat事件显露了互联网工具应用的威胁:只要是人为的操作,都有可能被记录下“经过”的痕迹;“疯狂来往”则暴露了企业对用户隐私的需求:不论是出于互动还是直接达成商业目的,用户隐私信息的价值都如蜜糖一般。

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棱镜门”的主角斯诺登近两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想要自己的隐私不被窥探,最好的方式是远离Dropbox这类工具和Facebook、Google等高人气网站。他甚至还表示,尽管iOS提升了加密功能,但是,执法机构仍然可以获得相关许可,从容进入“嫌疑人”的电话,窃取相关的信息,包括加密数据等。像苹果、AT&T和Verizon等公司中的用户数据也会被相关机构调用。

似乎我们正处于无处不被“老大哥”监控的黑暗世界,今后要为保护隐私因噎废食?伴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深入,个人用户隐私将会是越来越安全呢,还是威胁与日俱增呢?

IT时代周刊认为,一般用户大可不必对互联网的用户隐私泄露感到惧怕。这并不是说随着各类“艳照”事件的频发,我们终将会麻木下去,而是互联网、物联网不断浸入后,个人隐私类信息将有更好的价值导向,更完备的软硬件机制与法律保护。

“连接”是互联网存在的和颠覆性的意义,这决定了其共享、交互的存在形态。共享行为本身就决定了,信息在人体外传递过程中是存在安全威胁的。互联网通信所使用的TCP /IP基础协议本身没有加密和身份认证的安全设计,这出于对互联网稳定传输这个基本属性的需求。IT时代周刊认为,基于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文化价值,安全变成了需要防护的问题,而不会是为互联网判死刑的罪状。

随着人与人、人与物“连接”的不断浸入,网络中个人隐私的安全将有更成熟的保护环境。首先,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积累,让安全防卫的教育成本更低。用户分辨窃取个人隐私发生的能力不断提高,防卫能力将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网络中软硬件的安全防卫机制正在悄然升级。指纹、声纹、虹膜等生物识别的技术正在普及,隐私防护的边界被极大的拓展开来。用户可以更安心地使用快捷支付、信息存储等服务。而应用与网站的信息加密能力也在不断升级,减少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

再次,商业价值的挖掘让隐私有正确的去处。物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方面让我们“生产”出了更多的位置、情感、商品需求等隐私,另一方面,也能将这些隐私很好的运用到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的场景之中。例如穿戴设备监测的健康信息能够传递给健康机构,并让你得到很好的生活建议。抑或冰箱识别出鸡蛋不多,询问你是否确认它为你创建的购买清单。

还有,逐渐健全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也将保卫个人的隐私安全,提升不法个人与组织的犯罪成本。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规定,确保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不容侵犯的基础。规定了互联网公司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工信部也有《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明确未经用户同意,互联网信息服务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即便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也应当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诸如深圳等城市出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条例”也表露出了严惩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的态度。

总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于互联网的隐私安全,IT时代周刊相信我们在谨慎之外更应保持乐观。【责任编辑/段启顺】

来源:IT时代网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锐评】前有iCloud艳照门,后有Snapchat、疯狂来往泄露,个人隐私见鬼去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