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发布打假年报: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介绍2017阿里打假成果

阿里巴巴2017知识产权保护和假货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97%侵权链接上线立遭封杀。线下假货源头未根治仍需像抓酒驾那样打假。

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封杀;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

1月10日,阿里巴巴对外发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打假年报》)。

一连串打眼数据表明:2017是阿里巴巴联合品牌、执法司法机关、消费者等社会各界在网络假货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之年。在数据技术助力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网络售假行为遭到严厉打击、显著遏制、极大震慑。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阿里在网络假货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但线下假货源头并未根除,制售假还呈现跨国境,尤其是向微商及其他各类平台流窜销售的特点。

假货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

2017年10月,消费者肖先生举报称在淘宝网一家销量靠前的三星手机店铺买到翻新手机。接到举报后,阿里平台治理部通过“神秘抽检”等手段对该商家摸底,发现这是一家正品和翻新机掺卖的商家。查实当日,阿里对该商家账户内200余万资金做冻结并用于消费者赔付。同时,该店铺被关闭。

“更多的假货,在产生销售前就已被秒杀。”1月10日,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近几年,消费者、品牌权利人、执法机关,各方针对网络售假发起的投诉在逐年降低,无论从客服部门的现实反馈中,还是数据上,都显示这是阿里假货治理和知产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

《打假年报》披露,目前阿里运用商品大脑、图像识别算法、生物实人认证等9大“黑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对平台上近20亿商品进行识别,假货识别与拦截能力大幅提高。

整个2017年,消费者在淘宝购物时的信心大幅提振,消费者因怀疑买到假货而发起的退货比例比去年下降29%。换句话说,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

“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郑俊芳还在发布现场为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和消费者点赞:2017年是“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取得全社会共识之年。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微博的公开信中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引发社会各界的大讨论。上百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企业家代表也先后为提高制假售假成本接力谏言。

2017年,阿里作为平台发起了中国第一例针对售假卖家的民事诉讼,该案入选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入围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展的“2017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评选活动。

“诸多‘第一案’获得‘让售假者痛’的司法判决,意味着被诟病多年的网络售假行为在司法上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郑俊芳说。

2017年最后一天,公安部向阿里平台治理部发出当年的第二封感谢信:以大数据思维模式,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侵权领域的类罪监测模型建设,通过模型应用产出涉假犯罪线索......

公安部给阿里巴巴的感谢信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产保护总监叶智飞透露,过去一年,公安系统发来了30封这样的点赞信。这背后,数据技术让多地公安机关感觉拥有了假货治理的利器。

线下假货源头未除

假货跨境跨平台流窜

在将数据技术转化为打假巨大推动力的同时,阿里也一直在联合执法机关向线下制假源头宣战。

《打假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阿里打假特战队已与全国23个省开展线下打假合作,累计向全国执法机关推送涉假线索1910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1606名,捣毁窝点数1328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

阿里巴巴线下打假合作地图

“打假实战中,我们发现线下假货生产源头依然坚挺存在。阿里2016年对18万个疑似售假店铺做了关店处理,2017年这个数字是24万。数据分析发现,有相当部分的疑似售假店铺在头年被关闭后,改头换面重来售假。”叶智飞透露。

“线下假货源头不根除,全社会的假货治理就永远无法真正收工。”叶智飞以“假冒LV系列案”举例称,2016年11月,阿里打假特战队协助警方捣毁假冒LV生产工厂,幕后老板陈某逃脱。 2017年,阿里配合警方打掉陈某在佛山800余平米的制假窝点,警方还顺藤摸瓜端掉湖南永州、广东广州的另一假冒LV团伙,彻底捣毁生产工厂、仓储物流点和批发档口,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涉案总金额达2.16亿元。至此,这一假LV案背后的制售假链条才被彻底斩断。

假冒LV系列案线下打假示意图

浙江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知识产权副支队长陈竞凯说,多地执法机关的实地打击案件也印证,假货源头并未根除,反而分工越发细致,反侦察和隐蔽能力不断加强。

陈竞凯分享政企打假经验

莆田就是一个例子。尽管当地政府长期保持对制售假的严厉打击,但莆田的假鞋产销带始终打而不绝。2017年1月,曾有媒体对莆田地下假鞋市场做曝光;随后,当地执法机关及时跟进,对制售假团伙做了定向打击。然而,2017年底,阿里打假特战队对莆田假鞋产销地做实地探访时发现,每到晚上10点,莆田某电商城附近依然有大量假冒“耐克”“阿迪达斯”“彪马”运动鞋发往全国各地。

陈竞凯表示,正如阿里《打假年报》显示的那样,各地制售假团伙为攫取利益、逃避打击,跨国境跨平台流窜现象日益严重:一些制售假分子开始向朋友圈、微商等多个社交平台及京东等其他电商平台转移;另一些制假分子开始搭建海外网站,通过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台引流售假。

媒体就曾报道,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2017年打掉一个制售假康宝莱保健品的团伙,主犯丁某曾在淘宝开店,后因售假被关店,随后转向拼多多、国美网等多个网上平台售假。

2017年12月底,公安部针对各地屡打不绝的地域性造假“顽疾”,部署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春雷行动”。

“阿里将不惜代价配合执法机关,推动解决假货区域性、行业性、领域性问题,全力围剿线下假货源头。”郑俊芳说。

破冰:“淘宝打假第一案”胜诉

自2017年1月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启动“追杀三千里”项目以来,阿里已对12起售假案件中的卖家提起民事诉讼,且均获立案。

2017年1月9日,淘宝以“违背平台不得售假约定、侵犯平台商誉”为由,向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起诉一家曾出售假冒施华洛世奇手表的网店店主,索赔140万元人民币。该案为国内首例电商平台起诉售假卖家案例。

此后,阿里巴巴又接连在上海、宁波、义乌等地法院发起诉讼,并向新成立不久的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

2017年3月8日,淘宝以“违背不得售假约定、侵犯平台商誉”为由,将卖假冒玛氏皇家猫粮的姚某告上法庭,索赔267万元并要求其公开道歉。7月20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姚某在淘宝出售假货,不仅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降低消费者对淘宝的信赖和社会公众对淘宝的良好评价,判决姚某赔偿淘宝损失及合理支出12万元。获赔后,阿里设立消费者保护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消费者起诉售假者进行维权。

最高人民法院评给予该案高度评价:“填补了此类案件审理的空白,为今后类案的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促进电商平台的健康长久发展;明确了司法打假的力度和决心,有利于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司法界和社会的正面示范作用明显。”

阿里《打假年报》称,尽管“淘宝打假第一案”在司法推进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但要真正实现“让售假者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打假之难,依然难在制假售假违法成本太低。”1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称,总体来看,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制售假犯罪份子的刑罚力度过小,犯罪成本太低,是当下社会假货困境的最重要因素。

同时,在涉互联网新型案件中,由于裁判尺度不统一等原因,时常会出现同类型案件出现不同的审判结果。据了解,目前已一审宣判的“淘宝打假第一案”和淘宝起诉假冒五粮液卖家案结局都是淘宝赢了官司,但由于商誉损失影响难以举证计算,导致索赔金额和法院认定的判赔金额有着不小的差距。

“比起赔偿金额,我们更在意诉讼结果向社会及售假者传递出的信号,呼吁各方正视假货这个问题。”阿里巴巴集团高级法律专家张译文称。

郑俊芳透露,2018年,阿里将继续不计成本起诉售假卖家,让制假售假者倾家荡产。除了批量起诉售假卖家,阿里还将联合权利人、正品卖家、消费者对进行合围打击,呼吁各方力量进行社会共治,以司法实践促进互联网治理。【责任编辑/卫安】

(原标题: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阿里发布打假年报)

来源:天下网商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阿里发布打假年报: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