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早报】以“爱国”名义禁买某手机 是有骨气还是蹭热点?


2018年关于手机的故事,似乎多半是围绕着苹果和华为展开的。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原本应属财经领域新闻,却每每亮相在时政乃至头版头条的,多半也是这两家公司。

小锐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两家公司本身,而是关于它们的“周边”。

最新的一条消息出自浙江。

诸暨一家公司的公告日前在社交媒体刷屏,公告内容是禁止员工购买苹果产品,违者将失去提拔晋升机会,并取消相应补贴。相反,公司将对员工购买华为产品提供补贴。

公告一出,争议四起。

赞者谓之“有骨气”“正能量”,弹者称其“蹭热点”“无耻炒作”。有意思的是,每一方似乎都能找到足以支撑其观点的大量论据。

这并非关于苹果和华为的唯一一条新闻。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就能发现一大把:

河南郑州某高校贴出通知:凡使用华为手机的同学,可免费使用一个月校园网。

某景区公开声明:华为手机用户免门票。

另有广东一景区凭华为手机现场购票,可获得门票半价待遇。

……

说实话,对于最近隔三差五出现的类似信息,小锐一点儿也不感到惊讶。

小锐觉得,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我们首先都应该充分肯定这样的爱国情怀。

面对外部势力的多方围堵和抱团施压,这种来自民间的朴素的参与热情,其实恰恰是弥足珍贵的。

而对于网络上的相关质疑,有的景区则大大方方地表示,这是自己的态度,与华为没关系,并表示“这样的热度我们愿意蹭”。

其实,支持民族企业,支持本国科技产品,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个不需要争论的话题。

但在小锐看来,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支持国货,并没有统一的模式。

所以,没有必要过于敏感,无论是哪一方。

具体到最近网上议论纷纷的上述新闻来说,用什么产品,不用什么产品,个人和企业都有充分的选择权,既不需要对此上纲上线,更不必拿着放大镜去人为地拔高或贬低之。

也就是说,你可以有选择某一品牌手机的权利并赋予其购买之外的意义,但也不必对作出其他选择的民众就简单冠以“卖国”或“炒作”的帽子进行指摘甚至攻击。

不得不承认的是,有时候,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爱国”或“不爱国”简单化,将判断是否爱国的标准粗暴化、标签化。这或许也就是每当有此类新闻事件出现,“爱国争论”就会刷一波存在感的原因之所在。

“非友即敌”的单一逻辑,延伸到这次关于手机的争议中,似乎就幻化成了“买某某品牌就是爱国”,“买另一品牌就是不爱国”。

而被指“不爱国”一方反驳的逻辑,从目前网上的争论来看,貌似也同样没有摆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怪圈。

真实情况显然不是如此简单。

虽然保护主义正在对自由贸易形成威胁,但全球市场产业链的大格局并没有变,无论研发、生产还是销售环节,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几乎都是全球协作的产物,尤其是高科技领域。

所以,当前网络上对此的争议显然看上去有些过于“简单粗暴”,无论是“爱国”的一方,还是被指“不爱国”的那一方,概莫能外。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民族品牌来说,于国际市场竞争中辗转腾挪已实属不易,我们亦无需再给它们增加太多的负重。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购买某种国产商品不是因为其他,而只是因为“物有所值”,那大概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这里想顺便多说一句,小锐无意否定任何一种选择,无论你购买哪一种手机。但还是想提醒一句:欢迎争论,但请理性。【责任编辑/古飞燕】

(原标题:以“爱国”名义禁买某手机 是有骨气还是蹭热点?)

来源:参考消息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江苏一公司强制员工换国产手机,劳动监察部门:公司无权约束
【周四早报】Gartner: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降20%至2.95亿部
【封面故事】中国智能手机新战局:华为承压,OV谋变,小米再造
非典疫情走势 手机厂商在“战疫”期等待拐点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