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市场或将出现京东&58到家新巨头

【IT时代网编者按】京东到家和58到家,虽然都属于“到家”业务,但一个更多做标品,一个做的则是服务类的非标品,华兴资本或将推动两家合并,这也意味着,在上门服务类领域中,将出现合并后的京东&58到家新巨头。

知情人士爆料,京东集团的高管与所有中层今天收到讯息,明天(4月15日)将召开一次会议,宣布一个“big deal”。

该人士透露,京东到家最近刚完成了一场大型并购,交易完成后估值达到30亿美金,交易的另一方很有可能是58到家。

据悉,本次合并的幕后推手很有可能是华兴资本,作者向华兴资本求证,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根据华兴资本过往经历:2014年,在京东商城融资15亿美元的IPO中,华兴成了唯一参与承销的中国投行;2015年4月,又成为了58同城和赶集合并的推动方。这一次,成为京东到家和58到家的财务顾问,倒也顺理成章。

如果这次合并最终成真,将是华兴资本继新美大、优酷土豆、滴滴快的、58赶集之后又一次推动的大型合并案例。

与之前的几次大型合并不同,诸如美团和大众点评、滴滴和快的的合并皆是由于彼此业务同质化高、竞争过于白热化,而京东到家和58到家,虽然都属于“到家”业务,但一个更多做标品,一个做的则是服务类的非标品,合并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战略上业务互补。这也意味着,在上门服务类领域中,将出现合并后的京东&58到家新巨头。

合并58到家,说好的不做服务类O2O呢?

京东到家是京东集团在2015年4月上线的一项生活服务类项目,由之前的“拍到家”更名而成,和京东所擅长的B2C商城业务模式不同,京东到家主打的是O2O,整合线下生鲜和超市门店,发展众包物流,用2小时内送达的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

从之前的公开报道看,上线之初刘强东对京东到家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2015年将把精力主要放在京东到家上,京东到家的任务就是打败京东”,他还一度把京东到家比喻成腾讯的微信,用京东到家的生活日用品对标京东的家电类商品,“打造高频App”。

京东也为此砸进了大笔真金白银,京东到家发展早期,不仅在京东首页给出了较好入口,成交的每单也都会补贴运费,还经常会有诸如“满39元减12元”的促销活动。到2015年8月,刘强东更是宣布拿出43个亿入股永辉超市,补充京东到家上的生鲜业务。

截止到2015年11月,上线半年多的京东到家已经覆盖了国内11座城市,双十一当天,众包物流的单量则超过了50万单。到今年1月13日,京东众包的配送人员突破了50万人。

到现在,通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和投入,京东到家已经成为京东超市、全球购之外的重点业务,而在自身的布局上,也已经搭建了诸如超市、生鲜(43亿入股永辉)、外卖(跟进饿了么2015年8月的F轮融资)、鲜花、医药健康等相对标准化的生活类用品平台。

虽然在去年发布2015年Q2财报时,京东CFO黄宣德曾表态,京东仍会继续借助自己在电商方面的优势,把重点放在生鲜产品、线下超市和居民区用户的对接,目前并不打算进入其他与服务相关的O2O领域。

但现在在京东到家的页面上,已经出现了诸如家政、洗衣、按摩美业等业务,不过仍是按照平台的思路在做,不仅吸引了线下门店入驻,还接入了诸如云家政、e家洁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京东到家的按摩美业列表里,排名第一的正是58到家的美甲服务。

如果合并的另一方真的是58到家,也就意味着,在入股永辉超市、投资饿了么之后,京东到家想大力发展上门服务类的O2O板块,来作为自己B2C电商、金融、硬件等布局之外,进一步将自己的业务向用户家里延伸的一个重要触角。

再来看另一方——58到家,这是之前58同城推出的一项独立业务,主要包括的是上门家政类的O2O服务,如保洁、保姆、搬家等,后又推出诸如美甲、美睫等女性服务项目。2015年10月,58到家拆分出来独立发展,并获得了3亿美元的A轮投资,估值为10亿美元左右,对京东到家来说体量也相对适当。

58到家的A轮投资方中虽然有阿里巴巴,但58同城和京东的背后,又都有腾讯的影子。所以把他们俩撮合到一起,从资本层面来说也不是不可能。

而关于58到家的业务,最近的动作则是被传以2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嘟嘟美甲,但很显然这并不能在业务上对58到家形成有力补充。

去年4月,58到家还曾召开发布会,推出自己的“2.0战略”:自营+平台,接入上门服务领域更多的垂直从业者。这和京东到家的平台思路也比较一致。

所以一旦合并达成,所形成的新京东&58到家,将大范围整合到家类商品和服务的从业者,成为一个新的流量入口。像这两年的外卖领域一样,平台形成,后进入者难度陡增,而垂直服务的品牌则由于有了稳定平台和流量利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

去年7月在知乎还有个提问,说自己同时收到了京东到家和58到家的offer,不知道应该选哪个。互联网的世界就是变化得如此之快,曾经的纠结获得了同一个答案。

58到家之外,京东到家是否还有别的选项?

这次合并的另一方具体是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京东到家接下来的走向,我们不妨来预测一下,京东到家这次价值30亿美金的“和亲”,除了58到家,另一半还有可能是谁?围观者可押辣条。

一号选手:百度外卖

京东对于外卖业务的态度一直属于“暧昧不清”状态。京东虽然发家于B2C电商,但家电、3C类的消费频率相比较于“万能的淘宝”明显还是要低了许多,那对京东来说,能够贴近用户生活的O2O明显就要接地气了不少,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015年,京东到家才被京东当作年度重点业务推进。

在生活服务类领域,如果要比高频的话,很显然送外卖是个远优于送菜、送鲜花的选项,但在2015年4月京东入局时,外卖市场已经没有了合适位置,因此在刚开始,京东到家选择的都是诸如生鲜、快销等超市日用品。

但京东也没放弃过对外卖市场的觊觎,早在2013年8月就进行了对到家美食会的C轮投资,后来又在2014年9月份参与了D轮,再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外卖市场很快变成了巨头们的战场。

于是在2015年1月,京东又以投资方之一的身份参与了对外卖小霸王饿了么的E轮投资,并在当年8月份跟进了F轮。中间双方还绯闻不断,陆续传言京东要整合饿了么,然后再遭双方各自否认。再加上昨天饿了么12.5亿美元融资,阿里和蚂蚁金服均参投的消息坐实,按照此前财新的报道,这轮融资过后,饿了么估值可达45亿美金,那京东到家并购也不太现实。

那在今天外卖市场的几位参与者里,再刨去光E轮融资就拿了33亿美金的新美大,最有可能的另一半就是外卖市场排名第三的百度外卖了。

而已经独立发展的百度外卖,还在前段时间传出了寻求第二轮融资的消息。在2015年年底被曝光的融资计划书里,百度外卖拟融资3—5亿美元,将于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自我估值约在10—16亿美金左右(2015年7月完成的A轮融资估值为8亿美元)。

而在那份融资计划书里,百度外卖还提到自己将重点增强自有物流能力,物流品类也将拓展至生鲜、酒类、日化和母婴等。如果这次并购的双方的是京东到家和百度外卖的话,那百度外卖无疑能给京东到家带来直接的外卖业务补充和自建物流团队。

不过如果这次并购的是百度外卖的话,在外卖领域,京东就已经入股了饿了么、百度外卖、到家美食会三家,而饿了么的股东里又有腾讯、阿里和蚂蚁金服,也是一张堪比娱乐圈的关系谱。

二号选手:达达

达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外卖市场的繁荣,依靠发展众包物流,释放碎片化的闲置劳动力,一年半时间,不仅吸引了过百万的注册配送员,还在D轮融资中达到了超10亿美金的估值,成为了去年关注度颇高的一只独角兽,而且还是一只尚未在BAT中站队的独角兽。据说,就在京东到家、58到家酝酿合并的同时,阿里与菜鸟物流在频繁接触达达,只是在估值方面未达成一致。

不仅没站队,去年10月,达达宣布推出了外卖平台派乐趣,搅局被BAT割据的外卖市场。到了今年2月,媒体上关于派乐趣的声音已经走向了两级:一方称派乐趣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了120万单;一方则称因补贴降低,有地方外卖团队已经解散。

但对达达来说,花大力气自建外卖平台,很大程度上也说明,蒯佳祺并不满足于把达达只做成一个底层物流,在之前小饭桌对他的采访中,蒯佳祺也曾透露,就像电商里的支付工具一样,达达一方面希望能接入更多的业务平台,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底层工具带来的巨大流量,搭建出自己的交易闭环。

而京东到家若想并购达达的话,看中的也无非是后者的两项业务:物流和外卖。在物流层面,京东到家和达达称得上是竞争对手,根据京东众包在今年公布的数据,截止到今年1月13日,京东众包的配送人员已经突破了50万人,和达达的百万量级尚有一定距离;在配送质量上,京东到家得“2小时内送达”也曾遭到不少吐槽,而对兼职配送员的驱动和管理则是达达的优势和技术核心所在。不过如果并购的价值在于物流的话,达达对京东起到的更多的是强化而非互补作用。

如果是另一项业务外卖的话,对双方也都有一定利好空间。新美大、刚获阿里加持的饿了么、以及百度外卖,现在的外卖市场单靠达达一己之力恐怕很难快速突围,而京东的加入无疑能够在市场、流量和资金上带来诸多帮助;对京东到家来说,众包团队的强化之外,又能增强外卖品类的实力,也不失是一个高性价比选项。【责任编辑/周莹莹】

来源:小饭桌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O2O市场或将出现京东&58到家新巨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