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风波屡见不鲜的根源:电商售假是平台还是卖家的错?

【IT时代周刊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继京东的假机油事件之后,聚美优品的化妆品、奢侈品等假货风波一浪高过一浪。当然,电商打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与假货纠缠不断。尤其是C2C一家独大的淘宝,任马云将阿里巴巴做成多大的企业拥有羡煞旁人的资产,都对解决假货问题力不从心。而今在人们信赖的B2C平台竟也被推上了这一风口,在震惊之余,该反省的,或许不仅仅是卖家本身。

从刘强东喊话到聚美的假货风波,奢侈品和化妆品的假货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虽然相关店铺已经遭到处理,电商平台的假货现象已呈现出冰山一角,所谓的B2C和旗舰店,冠冕堂皇背后藏了多少猫腻。

淘宝上假货风行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在价格偏高的B2C平台购物,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的旗舰店成了我们购物的首选,表面上的正规并不代表产品上的正品。电商平台和卖家猫捉老鼠式的游戏十分普遍,电商平台假货的出现也非一日而成,通过和一位在京东与天猫均在开店的朋友的聊天,从下面几个方面为大家揭示一些假货产生的根源。

审查漏洞,让假货有机可乘

不管是京东还是天猫在商家入驻的资格审查上是比较苛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目前的B2C平台的审查重点在商家的资质上而非商品本身,比如对商家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开户证明以及品牌申请或授权证书要求比较严格,但对实际商品几乎没有监管。

电商平台对商品的来源、产地等信息不做管理,即使对于厂家自产自销的商品连生产许可证都可有可无。部分商家在申请到商铺资格之后,便开始打着旗舰店或者授权店的名义进行一些假冒产品的销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B2C平台上存在奢侈品和化妆品的售假行为。

在电商平台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一旦在某一电商平台做到了该类目的前50名,再去入驻其他电商平台在审核上会有一些后门。不排除某些商家借助在原来电商平台上的影响力在新平台上做一些尝试,就算是被查实封店,对自己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可以说电商平台审查上的漏洞是假货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应该从商品的问题上来解决而非只注重商家的资质。在利益面前你永远无法保证正规商家不会做不合乎道义的事。

定义问题,质量差和假货一样吗

在这个品牌泛滥的年代几乎每个公司都有几个品牌的注册,电商平台上的品牌旗舰店也越来越多。在网购行业一直有个概念分得不是很清楚,假货和质量差有区别吗?

可以说网购加重了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商品的描述和实际总会有些差别。在这个炒作泛滥的年代,品牌的知名度已经不需要百年的积累,在电商平台上几次首页推荐就已经足够引起不少买家的关注。一些假冒和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改头换面打着品牌的旗号去销售也就不足为奇。

不少所谓的品牌旗舰店背后是只有十几个工人的小作坊或者商品完全来自某工厂的贴牌生产,旗舰店只不过是他们在网上的门面罢了,他们卖自己品牌的产品,招几个美工把店铺装修的高端大气,再依靠低价和百骂不怒的客服,加以一定的刷单行为,迅速把自己的排名搞上去。人气上去之后实际销量也就会慢慢增加,用户收到东西之后不满意去处理也是商品质量问题,和假冒没有任何关系。

在假货的定义问题上,不少卖家在打擦边球。

实属无奈,卖家售假也有苦衷

人们在购物时往往有着低价的趋性,在电商平台上也相当明显,对于描述相当的产品我们更倾向于购买低价而非高价。而在不少电商平台上根据商品的销量进行搜索排序,卖家为了提高名次往往选择低价充销量,但为了保证利益在商品的选择上便出现了劣质品和假货。电商发展了十几年,竞争越来越大,同样卖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少人售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卖家售假的另一个苦衷和电商平台有很大关联。一些电商平台甚至给出45个工作日的资金回流时间,按照一位天猫卖家的计算来说,一件商品没有200%的利润区间就是亏本。要保证利益又要和同类产品做价格对比,特别是C2C平台上商品价格普遍较B2C平台低,售假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么说来,电商售假问题被揭发之后,电商平台在关店处理的同时更应该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把卖家应得的利润还给他们,而非拿着他们的资金去做金融和众筹来填补自己的腰包。卖家和电商平台如同是鱼肉和刀俎,他们没有能力直接反抗,只得耍些小点子来弥补自己的利益。

售假只是电商这个多米诺骨牌里的一环,这块出现了问题受影响的绝不只是某个商家,可能导致整个电商平台的沦陷,如何解决假货现象是多数电商平台当前的主要问题,不要慢慢消磨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信任,也不能层层刮磨卖家对电商平台的依赖,从自身找问题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IT时代周刊编后】有人说,售卖假货就是在“博傻”,只要平台流量够多,购买的用户够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继续受骗。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扩大以及消费品类的不断增加,人们在琳琅满目的互联网销售平台上闻不见摸不着实物,却极容易被制作精良的宣传画面所蛊惑,这就对消费者的辨别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不会留存退货等能给消费者真实参考的信息。如此看来,独立的卖家个体或难以欺骗消费者,但一整个产业链都在串通一气时,消费者如何才能识破正常的骗局?【责任编辑/周冬乐】

本文由作者Alter授权IT时代周刊发布。微信公众号:手机那点事(spnews)

来源:IT时代网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假货风波屡见不鲜的根源:电商售假是平台还是卖家的错?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