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降费背后多重博弈,降价措施“不痛不痒”,为何不能一步到位?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者按】国务院总理先后在今年4月14日、5月13日两次提出提网速、降资费。三大运营商迫于压力,随后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降价方案。可是,这些方案里边真正让渡给消费者的实惠特别少,大多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措施。因此,这些方案并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反而招致众多质疑。


运营商借着“5·17”电信日纷纷响应并实施“降价”行动,可“不痛不痒”的降价举措并未得到用户的肯定,反而招致众多质疑。

被认为降价“诚意不足”的运营商倍感“委屈”,放下身段却仍然得不到用户的理解,年营收千亿级别的运营商背后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又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面对本身就非常复杂的通信行业,运营商这些年来都积攒了些什么问题?面对政府和老百姓双重降价舆论压力,运营商又该何去何从?

降费还有空间

继国务院总理先后在今年4月14日的一季度经济座谈会、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提出提网速、降资费,5月15日上午,工信部副部长尚冰在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公布了网络提速降费的主要目标:年底前,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要从现在的9Mbps提升到20Mbps,手机流量资费和宽带资费均同比下降30%。

紧接着,15日下午,三大运营商随即响应号召发布网络提速降费方案,主要集中在手机流量资费平均降幅20%以上,降低4G套餐门槛,提高套餐内流量以及各种优惠流量包。

然而,更像是“5·17”电信日促销活动的“降价”,引得大批用户吐槽运营商“诚意不足”。 吐槽集最多的是,对中移动和中电信的“夜间流量”很鸡肋,在部分城市价格不降反升;另外,“流量不清零”只限于半年、一年流量包,到期仍会清零; “套餐内流量没变化,只是推销流量包”。可以说,受益群体有限。

据新浪科技“5·17”电信日对国内约3.2万人的4G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用户认为国内4G资费贵,80%的人表示能够接受月通信费用在100元以下。

长期在中国和韩国两地奔波的周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每月400元就可以在韩国享受流量和通话无任何限制地使用,从收入上对比的话,韩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月薪大概在一万元左右。” 据某招聘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起薪为2443元,若按薪资与手机资费类比,我国应届毕业生大概可以选用中国移动88元的4G套餐,享受到的却只有700M流量和200分钟免费语音通话。

运营商从业者姜先生认为,不能简单地拿运营商4G套餐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程度区别大,不能简单与国外作对比,如果单拿广东和日本比,广东也可以把手机资费价格拉得很低。”

虽然手机用户吐槽流量资费贵,不过,从尚冰在此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公布的数据看,三年来,手机流量资费水平下降了约60%,固定宽带资费水平下降了约30%。同时他也指出,我国宽带发展的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然不高。

从资费本身来看,价格是否合理与运营商的成本、运营能力、购买力、整体的物价水平等因素有关。《通信产业报》总编辛鹏俊表示:“我认为还是有降价空间的,这个降价空间源自于运营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的改善、用户体验的提高、服务过程当中成本损耗的减少,以及网络优化、技术进步等等。”

对于此次运营商的降价行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认为:“运营商也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不过,网络提速降费还需要一步一步来。从技术上来讲,4G目前还没有完全覆盖,等到4G网络全覆盖后,降价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经营压力与降费的博弈

近两年,运营商在4G网络建设上投入了巨资,目前急需收回成本,尤其是中国移动。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建20万基站投入超200亿元;2014年,中国移动建70万基站,投入超300亿元。而在4G终端的补贴上,中国移动也花费了10多亿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4G网络投入力度虽说不及中国移动,但两家加起来也投入了近500亿元。

运营商从业者姜先生直言:“目前,4G网络建设成本还没有收回,再加上业绩和KPI的重压,大幅降价的确存在一定困难。未来收回成本后,自然会降价,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中国移动日前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609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下滑5.6%,中国移动已连续七个季度净利润下滑。与此同时,移动数据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58%,语音和短彩信业务继续下滑,总通话分钟数较上年同期下降1.3%,短信使用量较上年同期下降4.5%。

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及OTT业务,正在吞噬运营商的利润,运营商对于用户的控制力开始弱化,竞争中话语权旁落,面临着被管道化的威胁。

营销

受到去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营改增”政策影响,紧接着7月份,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降低费用,也间接导致营收和净利润不同程度下滑。再加上4G网络建设的巨大支出、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重重压力之下各项KPI考核并未降低,运营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转嫁到一线压力也随之加大。

“如果把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定义为公共物品,就要保持低利润率;如果定义为市场商品,就要有合理的利润率。既要成为公共物品,又追求市场化的利润,企业只能是把任务层层分解下去。”姜先生认为,这二者之间要寻求一个平衡。

如今面对政府、用户的双重舆论压力,运营商的降费空间即便是有,也只能是经过包装之后的针对小用户群体的“定向优惠”,真正大规模的降费恐怕还要假以时日。

垄断与创新

电信行业是传统行业中垄断性最强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从ADSL到光纤入户,在资源上都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使得像中国铁通、长城宽带及广电等第三方宽带运营商缺乏足够竞争力。而小区物业收取的大额进场费,也使得宽带竞争受到了极大限制,自然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最终导致网速提速慢的现象。

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发放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许可。虚拟运营商用户目前刚刚突破500万,在业务资费、用户争夺等方面对运营商的影响极为有限。2014年7月18日,三大运营商在北京成立“铁塔公司”,主要为避免电信行业内铁塔及其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减少运营商的运营支出和建设支出,也只是刚刚起步。而携号转网至今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运营商缺乏市场化运作,增长乏力,服务屡受诟病。尽管针对运营商的上述一系列政策变革措施应运而生,运营商正在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要想改变运营商长期以来对全产业链的垄断,尚需时日。

从竞争角度讲,手机流量资费高的问题,和我国的3G牌照、4G牌照发放相对国外比较晚分不开。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FDD制式4G牌照发放又相对中国移动TD-LTE晚一年多,彼时,中国移动4G用户数已经积累过亿。“牌照发放时间的延迟,使得三大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竞争,影响流量资费的下降。另外,技术的成熟与否也直接影响流量资费的下调。” 电信评论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表示。

4G牌照发放不均衡带来的影响是持久的。从5月19日中国联通公布的最新运营数据来看,中国联通4月份移动用户减少了253.2万,主要原因是2G用户数下滑,3G、4G用户增长并不明显,而中国移动的用户却得到了大幅增长。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拉动移动互联、“互联网+”领域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这样的目标实际上远远超出了运营商所能承受的能力,未来所有的领域都是要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再去升级,实现产业转型、经济转型。”通信世界网总编杨海峰分析道。

不得不说,运营商内部管理问题、严苛的KPI考核等体制问题亟待解决。除此之外,辛鹏俊认为,首先,应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网络,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构建新的基础设施。其次,运营商需要进行创新流量经营,因为网速慢、流量费高主要体现在流量经营这一块。

流量经营创新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流量高、资费低的套餐,按用户需求适当搭配套餐,如流量分时、忙闲搭配等。另一方面,与互联网企业、OTT等企业合作,利用后向付费模式,通过应用获得增值业务和增值价值,从而使运营商实现反向收费。这种模式国外有成功的案例,国内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

当然,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的运营商也在做着许多努力。拿中国移动来说,5月19日,中移动与壹基金、国有投资公司联合出资25.5亿元组建投资公司,投资移动互联网。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同信息高速公路,是“互联网+”的快速通道,这对于运营商乃至整个通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发展、老百姓满意、运营商受益,既要满足三方利益,又要同时兼顾国家安全和长远战略,仅仅靠运营商自身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只有真正的市场化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创新。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后】要说三大运营商也是一肚子苦水,他们面临着互联网公司的冲击,日子也并没有像以前那么好过。三大运营商如果要免于被继续指责,提高自身经营能力,给用户更多优惠的服务之外,还需要转型。但是,他们好日子过惯了,能否做到这些,还是一个疑问。【责任编辑/王起】

来源:中国经营报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电信运营商降费背后多重博弈,降价措施“不痛不痒”,为何不能一步到位?
三大运营商迫于总理压力纷纷“提速降费” ,可是它们到底是真降,还是虚降,消费者要看个明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