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大面积绝收,袁隆平所创造的神话会不会被戳破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锐评】随着这两天《南方周末》的一篇有关超级稻绝收的报道《安徽万亩“隆平稻种”减产绝收》在网络上不断发酵,隆平高科的股价连跌了三天,而关于超级稻到底是否真的高产、稻米的品质到底如何的质疑再次甚嚣尘上。袁隆平所创造的这个神话,也许面临着被戳破的危险。

据报道,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而超级稻种子的生产企业隆平高科回应称此次“两优0293”在安徽减产绝收,主要是自然灾害导致,“安徽的品种普遍都出现了稻瘟病的状况,不仅是我们这个品种。”可是基于此,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除安徽外,“两优0293”曾在江苏多次出现绝收情况,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底,“两优0293”使得当地一百多户800亩水稻减产绝收。农博网信息 显示,2012年,江苏邳州的“两优0293”水稻,在短短半个月内突然大面积穗颈腐烂死亡,死亡面积达600多亩,同样是由稻瘟病引发。这样一来,隆平高科的说法显然是在回避问题了。

我们国家在科研方面,在国际上一直没有拿的出手的成果,而袁隆平主导的这个超级稻研究,是少有的能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的科研项目。所以,袁隆平在国内一直被当作英模来宣传,头顶上甚至有了神话的光环,批评他也会被视为政治的不正确。可是尽管这样,关于超级稻的争议也并不是没有,而是一直存在。

首先就是对于袁隆平宣称的高产量具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2014年10月10日,超级稻“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创造了最新的水稻亩产世界纪录。当时84岁的袁隆平站在湖南省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的稻田里宣布:“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遥遥领先世界。”可是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与1000公斤的试验水平相去甚远。据种超级稻的农民介绍,他们最高的产量也就是每亩550公斤。那么为何差距会这么大?有专家就说,这跟试验田和普通农田的差别有关。试验田肯定选的都是最好的田地,再加上科研人员的精心管理,也许在种植密度、化肥施放方面,都会比普通农田好的多,所以能取得高的产量。可是这样的生产方式是不可能大面积推广的,普通农民的管理水平更不能与技术人员相提并论,所以产量差距大,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抗性差的问题。为什么此次“两优0293”的稻子会发生大面积的稻瘟病吗?根本上是在研发的时候,只注重产量,而忽视了抗性的结果。在五河县农委专家鉴定意见中,写明此次稻瘟病是由于2014年安徽特殊的天气和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所致。同时强调“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不完全是农民的过错”。更有专家指出,该品种稻瘟病抗性“最高9级”,即使政府部门和种子公司售后提醒到位,也来不及预防。所以,如果不提高超级稻的种子的抗性,那么最后可能就是国外的抗性好的种子产品取而代之。这显然是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的。

其三,重量不重质的问题。被强化的是产量,被忽视的除了抗性之外,还有米质。超级稻的提法最早源于日本,然而日本发展超级稻是为了“feeding animals”(喂牲口),因此才会“重量不重质”。 这对于过去首先要面临吃饱饭的中国人来说,诱惑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发展超级稻。可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国际粮价的不断下跌,中国人的温饱早已经不是问题了,这时候,再只重量不重质的话,显然已经不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了。近年来,不断有国人在日本抢购大米的新闻见诸网络,就是人们想要追求品质更好的大米的说明。人们的消费心理已经转变,而我们的研究方向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否则,即便是有政府的政策扶助,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企业也难以长久生存。

粮食安全,种子研发是重中之重。现在,外有国外种子巨头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内有中国消费者对粮食品质要求的提高。因此,想要能在世界粮种的研发界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内企业以前的研发思路也许要有所改变才行。

来源: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超级稻大面积绝收,袁隆平所创造的神话会不会被戳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