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亏72亿元的依图科技IPO折戟,AI第一股何时现身?

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称“WAIC2021”)在上海开幕,连续3年参会的“AI四小龙”之一依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依图科技”),今年未能现身。

就在不久前,科创板最有希望冲击“AI第一股”的依图科技,IPO状态变更为“终止”。2021年被称为“人工智能企业IPO大年”,先后有依图科技、云知声、云从科技、云天励、旷视科技等Al企业向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

“科创板被喻为‘中国版纳斯达克’,政治风险和政策稳定性亦是企业的重要考虑因素。”7月7日,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邓伟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招股书来看,AI企业扎推上市,主要是为缓解资金压力。招股书数据显示,旷视科技四年亏损超130亿元,依图科技三年半亏损超70亿元,云从科技三年也亏损超20亿元。

Gartner发布的科技成熟度曲线显示,AI从触发期开始,会经过期望膨胀期—泡沫幻灭期—复苏成长期—成熟期。从曾经的资本热捧,到如今大潮退去,回归理性。起伏之间,AI企业的商业化问题也被摆上台面。

7月7日,时代周报记者针对是否继续考虑IPO,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及对监管加强的思考等问题致电致函依图科技,未获回应。

三年半亏掉72亿元

有报道称,依图科技此次主动撤单,主要原因是更新财报。不过,目前该消息未得到依图科技确认。

依图科技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智能公共服务、智能商业两大应用领域,对应城市管理、医疗健康、园区管理、智能金融、交通出行、互联网服务6种应用场景。

目前来看,该公司对城市管理业务有较高的依赖性。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图科技城市管理场景销售收入分别为4280.17万元、2.43亿元、6.36亿元及2.1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29%、79.83%、88.76%及 56.98%,一度接近九成。

同期,依图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和-12.99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累计未弥补亏损超过72亿元。

对亏损原因,依图科技称,公司估值上升,导致优先股公允价值相应上升,使得各期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分别为9.83亿元、5.45亿元、26.19亿元和9.36亿元。

同时,报告期内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创新及市场开拓,各期研发及销售费用合计分别为1.56亿元、5.74亿元、10.75亿元及5.4亿元。

依图科技的研发成果中,人工智能芯片“求索”格外引人关注,依图科技由此成为人工智能芯片创业企业中,少数已实现产品流片且规模化应用的公司。然而,根据依图科技回复的上交所问询函,“求索”芯片最初并非由依图科技自研,而是源自股权关联企业熠知电子。

同时,在依图科技IPO期间,公司CTO颜水成提出离职。“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研究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的负责人朱珑、林晨曦和吕昊。颜水成的离职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依图科技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表示。

上市融资“解渴”

天眼查显示,依图科技成立以来共完成10轮融资,其中,已披露的融资总金额接近4亿美元,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等明星投资机构。

依图科技最近公开数额的融资要追溯到2020年6月。彼时,依图科技完成3000万美金融资,投资方为华润资本与诚通香港共同发起设立的“润诚产业领航基金”,此轮融资额仅有上一轮融资的约1/6。

2020年年底,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表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亏损状态,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资本寒冬已经出现。其中预期过高是主要原因。”中国信通院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业白皮书》中提到,2019-2020年,全球每年新增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不足100家,且投融资的轮次后移趋势不断扩大,2020年B轮及以上融资笔数占总融资数的62.3%。

企业想要活下去,需要更多资金“补血”,上市无疑是融资输血的一大途径。然而,AI企业的上市之路并不平顺。2月18日,云知声主动撤回IPO申请。6月30日,依图科技在两度中止IPO后,最终申请“终止”IPO。

“IPO的不可控,确实(让企业)感受到了压力,所有的Al创业公司现在都很累,越走越重,又不得不往前走。”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此前曾表示。

夹缝中求生存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00年以后,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20年达到1500亿元,到2025年可以达到4000亿元。综合各细分领域的渗透程度和市场体量,人工智能在安防、零售和金融领域的成熟度最高。

在安防领域,“AI四小龙”需要和海康威视、大华等传统摄像头硬件厂商近身肉搏。渠道为王的战役中,政府和B端客户更愿意为硬件买单,这也倒逼“AI 四小龙”做起了软硬件集成的解决方案。

“从场景落地层面来看,目前仅在安防、金融等部分具有数字化和标准化基础的领域落地,其他领域的商业化落地效果并不理想。”艾媒咨询研报称,在一些领域的智能化业务的标准还有待建立。

例如,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出包括科勒、宝马、名创优品等企业在零售场景中安装上百万个人脸识别摄像头,涉嫌在用户不知情前提下,搜集上亿用户面部信息,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个人隐私和AI伦理的讨论。

包含人脸识别在内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场景,也是“AI四小龙”的主赛道。随着人们对人脸识别的商业场景提出质疑,“AI四小龙”所面临的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

不仅如此,百度、阿里、华为等科技巨头也在加码AI赛道,相比之下,这些科技巨头在资金层面无疑有着更大竞争优势。

随着BAT纷纷斥巨资打造超算中心、数据中心,“AI四小龙”在算力上的优势逐渐被追平。业界认为,未来城市治理必然需要深入城市的毛细血管中,这种长尾小众需求将是“AI 四小龙”可竞争的领域。【责任编辑/常青】

来源:时代周报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IPO】亏72亿元的依图科技IPO折戟,AI第一股何时现身?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