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CSA 联盟总裁:是什么让 Google、苹果等巨头握手言和?

起初,我还以为它会取代我呢。

当露丝·萨瑟兰第一次被她的丈夫领进那间被杂乱的电线和巨大的机柜填满的房间时,她显得有点慌乱。

面前的这台重约 800 磅的巨型计算机,给这位家庭主妇带来了很多幻想,根据她那在西屋电子担任工程师的丈夫介绍,这台名为 ECHO IV 的计算机会掌控家里的一切:在家人入睡后可以帮你断掉电视、下雨时可以关上窗户,在年底甚至还可以帮她统计所得税。

这在 1966 年对于一名家庭主妇来说,无异于在自家的后院停泊了一艘「航空母舰」。

ECHO 的全称是「电子计算机家居控制者」,听起来既冰冷又拗口,在近五十年后,我们有了一个更有温度的名字去称呼它——智能家居。

2014 年,亚马逊发布了市面上第一款带有智能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巧合的是,亚马逊也选择了 Echo 作为它的系列名。

根据 CIRP 的报告数据,截止 2021 年 6 月,亚马逊占据美国智能音箱市场 69% 份额,累计出货量超过 8600 万,曾经的「航空母舰」如今已开进了很多人的家里,等待主人用语音召唤。

智能家居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所有的设备都联网,我们现在已经经历过这个阶段

CSA 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的 CEO Tobin Richardson 在接受爱范儿采访时,分享了他对智能家居市场的观察。

你也许会对 CSA 联盟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如果你有购买过小米的智能家居产品,那么你多半会在产品背部看到 Zigbee 的标识——没错,Zigbee 联盟就是它的前身。

2021 年 5 月,CSA 联盟发布了全新的 Matter 标准,在 Matter 的支援列表里,你会发现亚马逊、苹果、Google 和华为等大厂们罕见地联合在了一起。

「但光是连上网络还不够」,Tobin 接着说道,「我们的下一步,应该是要打通障碍,将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连接起来。」

「智能」不应该成为家居的束缚

2014 年是智能家居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年初,Google 以 32 亿美元收购了由「iPod 之父」Tony Fadell 创立的 Nest Lab,开始组建自己的智能家居团队;同年 6 月,在 WWDC 2014 上,苹果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 HomeKit;11 月,亚马逊正式发布第一代 Echo Alexa 智能音响。

互联网巨头们的接连入局,让智能家居市场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连接」一词自此开始在众多厂商发布会上刷屏。

2015 年华为发布全场景智能家居战略,而小米也在一年后推出了「米家」,一时间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致力于讲好「全屋智能」的故事。

起床,窗帘自动拉开,温度自动控制在舒适的 26 度,智能音响亲切的向你问好,并为你播报今天的天气,提醒你注意带伞;出门后,家里的摄像头睁开了眼睛,扫地机器人这时开始工作,在你回家之前,保证家里干净又安全。

这是智能家居宣传片里最经典的画面,然而在这些「梦想之家」里,你几乎不会在一个厂家的广告片里看到别的厂商或者别的生态的智能家居产品,这也是厂商们没告诉你的「潜规则」:各品牌的生态设备并不相通,选生态就像是选门派,一旦入门了,想要出去可就难了。

一些在用户在发现,当家居被冠以「智能」之名后,挑选起来比传统家居更加复杂,除了要考虑设计、功能和性能外,还要顾及智能生态的兼容性。

IKEA 的桌子可以和差价上百倍的赫曼米勒椅子和睦共处,小爱音响却会和美的热水器「打架」,即使处在同一个屋檐下,HomePod 也不能让华为智慧屏换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似乎天生就意味着「生态绑架」。

根据 IDC 的统计预测,2021 年中国智能家居的出货量就要达到 2.3 亿台,在 2025 年这一数据将接近 5.4 亿。

智能家居市场正在以一个高速的节奏增长,但在这些蒸蒸日上的数据背后,各个智能家居生态之间的裂缝也随之不断扩大,造成这些裂痕的原因,除了有厂商们出于安全性、数据隐私而将数据私有化的考虑,还有难以协调的连接协议。

It doesn’t matter

连接协议之于智能家居,就像不同国家间千差万别的语言。

目前智能家居主流的连接协议有 Zigbee、Wi-Fi、低功耗蓝牙等技术,由于技术原理各不相同,不同协议种类的家居产品之间不能建立连接。

种类繁多的连接协议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产品理念,有的产品侧重连接稳定性,有的强调长时间待机的低能耗表现,有的则更加注重兼容性,理念不同,选择的「语言」也就各异。

除此之外,即便是同一协议下,不同品牌的生态系统为保证自家数据的安全,也会高度排外。

于是乎,智能家居的出现了一个怪象:我们看似用网络连接起了屋内的电器,但是设备与设备之间却有着无形的隔阂,化作手机里一个又一个孤立的智能家居 app。

2019 年,苹果、Google、亚马逊和当时的 Zigbee 联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普遍性问题的存在,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Project Connected Home IP(Project CHIP)」的工作小组,以探讨统一智能家居协议的可能性。

CHIP 提出了一个能够跨越不同平台的通用标准,为了加速这个通用标准的开发,苹果开发了 HomeKit 开发包的开源部分,Google 贡献了自研低功耗 IP 协议 Thread 等技术,尽可能地消除平台生态之间的摩擦。

Tobin 认为一个统一标准联盟的成立,对整个智能家居行业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 CSA 的使命所在。

苹果、Google、亚马逊等公司都是虽然在智能家居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但他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如果市场持续分裂,很难再实现大幅度的增长,这为他们的合作提供了契机,在 CSA 与联盟成员的交流中,我们也会经常强调这一点。

放下竞争建立共识只是第一步,想要建立一个被大多数设备都支持的协议标准,需要针对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互操作性等细则做更深入的讨论,而要让这些头号玩家在技术上达成一致意见,并非易事。

在统一标准开发的过程中,成员们针对网络协议或是标准的某一方面经常会有激烈的讨论,而 CSA 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以比较公正的方式解决这些争论并达成共识。

经过两年的商议,Project CIHP 在 2021 年 5 月正式改名为 Matter,截至目前已获得包括宜家、华为、OPPO 等超过 200 家公司的支持。

这对于一个全新的技术标准而言是个美好的起点,智能家居市场也迫切需要一个技术将人们从被动接受生态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而 Matter 很可能就是开启智能家居新时代的钥匙。

什么才是智能家居的未来?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CSA 联盟在打造统一协议标准时,并没有选择生态、技术都发展成熟的 Zigbee 协议,而是通过整合 Thread、WIFI、蓝牙等通信协议,打造了一个基于 IP 的全新协议。

当前 Zigbee 协议已经能满足市场对可靠性、安全性的需求,但是我们也认为基于 IP 的 Matter 协议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通过这样的底层协议,可以帮助更多物联网的设备建立连接。

Tobin 总结了 CSA 对不同协议技术的看法。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更加注重智能家居所能提供的舒适和便利。

因此具有更高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 Matter 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于灵活布局的需求。

根据 CSA 的设想,只要是经过 Matter 认证的设备,都可以实现不同品牌设备间的相互通信并协同工作,你还可以像 HomeKit 一样通过在手机上通过一个 app 控制所有的 Matter 设备,这在过去几乎无法想象。

易用性是 Matter 强调的重点,亚马逊 Lab 126 的首席软件开发工程师 Chris DeCenzo 称亚马逊的无障碍安装技术(Amazon’s Frustration-Free)也被带到了 Matter 的规范之中。

这是一种「零障碍」的安装体验:只要把设备拿出来接上电,就能自动连接到家里原有的系统,而不需要繁琐的配对过程。

为行业提供最基础的底层协议,这种理念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这一统一标准的命名和 Logo 设计。Interbrand 的设计总监 Oliver Maltby 曾在一次采访时直言,为 Matter 做品牌设计是一件「漫长且折磨人的事」。

Oliver Maltby 称经过漫长的讨论和筛选,最终才找到了一个能与品牌战略完美契合,并且能在全球各个类别中注册商标的名称——Matter(物质)。

正如物质是世界的基石一样,他希望通过这个名称让用户能感知到 Matter 可以作为物联网的基础组成部分,它赋予了智能一种物质属性,让人可以想象这不是某种单纯的技术协议,而有着实体般存在的感觉。

与此同时,Oliver Maltby 希望通过 Logo 的符号设计让人对 Matter 如何运作、如何发挥作用一目了然,例如箭头的造型标志着无处不在的连接,三角形的布局传递稳定和安全的感觉,而圆环般的对称感则象征着 Matter 能把各种不同协议都聚集在一起。

这也是 Matter 协议的基础理念:传达信任、精简以及连接。Tobin 相信通过这样的符号化设计,可以更好地帮助 Matter 推广,成为像 WiFi 和蓝牙那样符号化的技术。

作为一个拥有标志化 Logo 的标准,我们觉得 Matter 应该是一个适用于所有这种智能产品上的 Logo,从这个角度来说,它适应的产品范围或者类型其实是会比 WiFi 更广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 Matter 的 Logo 可能会比 WiFi 更让人熟悉。

Matter 会改变什么?

Matter 的出现意味着未来的智能家居产品不再需要同时支持多种协议,彻底简化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及降低了厂商的技术开发投入成本。

Tobin 表示 Matter 未来会出现一个可以控制所有设备的集中 App,这也是 Matter 作为一个全球性互操作标准所具有的优势,目前 Google 和苹果相继都宣布了未来对 Matter 标准的支持。

Matter 会成为打通各个生态的桥梁吗?智能家居品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市场体系,目前还有问题有待 Matter 解决,包括旧产品的兼容性、设备统一认证等,Matter 应该是平息市场混乱的开始,而远非结束。

按照 CSA 的规划,Matter 会在 2022 年的年中完成标准认证的工作,届时 Matter 产品将正式进入商用市场,在 1 月的 CES 2022 大会上,包括三星、Belkin 在内的厂商已经先行公布了支持 Matter 的智能家居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Matter 与厂商原有的生态系统的不是一种竞争的关系,Matter 并不是一个生态平台,而是提供了平台互操作的底层技术基础,一些品牌生态特有的功能是否保留取决于成员各自的开发深度。

例如苹果 HomeKit 团队的 Selina Zhang 在 WWDC 2021 中提到,苹果的目标是实现 Matter 和 HomeKit 的无缝集成。

在开发者预览版的系统里,用户可以自行决定设备是否出现在家庭 app 或是控制中心中,是否支持 Siri 控制等,苹果认为这会让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更加自由。

Matter 的到来会让#智能家居#产生怎样的影响?Tobin 认为,这很可能会成为智能家居增长的分水岭。

Matter 为智能家居提供了进化所需的下一个步骤,当所有智能设备与用户的体验都能结合起来时,我们相信一个巨大的市场将由此诞生。【责任编辑/周末】

来源:爱范儿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专访 CSA 联盟总裁:是什么让 Google、苹果等巨头握手言和?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