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向全球”到“吃自全球”,这就是中国吃货的力量吗?

如果吃货心中有一张地图,那正在进行中的进博会就是这张地图的缩影。

昨天晚上,一则#李佳琦王冰冰卖空12万罐阿富汗松子#的话题引爆热搜,当晚二人现身进博会现场,直播助力“2021亚非好物”,瞬间卖空了12万罐阿富汗松子。

这就是中国吃货的力量……什么?你说阿富汗农民生计困难?先来45吨给我们尝尝鲜。

吃完了阿富汗的,再来点巴基斯坦的,都是“老铁”,这不得一碗水端平?

来自巴基斯坦西部的“巴松”诞生于高山河谷,个大饱满、酥脆浓郁,被当地称为“三宝”之一。

而中国吃货想要尝鲜也不必跋山涉水,在进博会湖北馆,国内休闲零食头部品牌良品铺子早就替吃货们把“巴松”提前送到中国,搬到了进博会的舞台,也搬上了消费者的餐桌。

这届吃货很幸福。想要吃得国外美食,不仅不用跋山涉水跑去原产地,甚至都不用依赖品牌进口,中国的企业已经帮用户完成“全球采购”了。

所以说,论吃,“舌尖上的中国”怎么会输?即便是以“进口”为主旋律的展览,本土的品牌实力亦不遑多让。或许已经有用户发现,全球融合的背景之下,品牌早就没了单纯的国别界限,供应链融合之下国产品牌也能用上世界好料。

技术共享、供应链互通,从“吃向全球”到“吃自全球”,中国吃货们似乎正在默默改写属于自己的“美食版图”。


image.png

毫无疑问,每届进博会上,人气最高的就是食品农产品展区。

据官方数据显示,本次进博会食品和农产品展区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企业参展,包括世界500强及龙头企业近30家。

这,俨然成为了吃货的天堂。重要的是一场盛会解决的不仅仅是产品够多的问题,更核心的一点在于它解决了用户与产品之间存在的时空矛盾。

说人话,就是人在家中坐,美食天上来。

这其实并非易事,在此之前的国内食品、尤其是零食产业的版图认知概念还相对局限。归根结底也是得益于国内市场的需求门槛本就不高。

一个现实在于,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对零食的需求仅限于口味上的刺激,辣条、奶糖、干脆面……在经历了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普遍对高油、高糖、高脂肪这些稀有物情有独钟,所以在“吃”这件事上也始终偏好“三高”品类。

但伴随着国内经济日趋繁荣,80、90甚至00后的年轻人对于零食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他们的童年并不“缺嘴”,所以对重口味的食物欲望较低,相反需求升级的驱动下,其对零食的原料品质、营养价值、安全系数等方面要求更为严格。

从吃得爽,到吃得好,是这届吃货引发的一场“需求革命”。

而想要达到“吃的好”的标准,一方面基于原料的挑选范围,从中国到全球;另一方面是满足用户对健康营养的更高需求。

在这其中,以良品铺子为代表的国内休闲零食企业,深入原产地,精选全球好原料,力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质资源开发和集合。

image.png

全球供应链模式,让良品铺子在品质赛道中一马当先。

以儿童群体为例,公开资料显示80后、90后、00后家长购买儿童零食时,天然、健康、无添加是妈妈们购买零食时最关注的因素,其次是营养、成分、配方搭配、保质期和品牌。

但一个矛盾点在于,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零食厂商对市场的认知是滞后的。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用户趋向选择价格偏高的进口食品。“吃着放心一些,但就是价格太贵,平时买着也不方便。”一位进博会现场的消费者向蓝媒汇坦言。

矛盾已经凸显,国内厂商亟待破局。

破题的第一步,就是跟上用户的脚步,扩张“吃货版图”。

以此次参展的国内头部零食品牌良品铺子为例,从旗下15大品类、1200独款产品中挑出的“荆楚大地风味系列”、“国家地理认证系列”、“美味全球造”三个主题系列,清晰地展示了其产品孵化的“版图扩张思路”。

“我们是武汉起家,过去十几年间的首要任务就是深挖本地美食,做好、做精之后打磨供应链,在此基础上将原料版图扩张至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告诉AI蓝媒汇,“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跟上消费者需求升级的脚步,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端零食品牌。

image.png

良品铺子今年推出的“鲜果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西融合”故事,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赋能中国传统美食——月饼。

良品铺子洞察到国内消费者需求,与法国知名水果集团安德鲁展开合作,创新提出以鲜果制成果丁、果酱作为馅料,创新配方、升级工艺,改变了传统月饼“高油、高糖”的产品特性,让用户满足口欲的同时,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数据显示,目前良品铺子原料采购涉及全球44个农业产业集群,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190种原料,最终变成上千款零食推向用户餐桌。

换句话说,当良品铺子与世界各地的食品品牌在进博会上同场竞技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品牌愿意跟随中国消费者吃遍全球的野心。

image.png

是的,一个关键词,在于中国品牌,而非中国美食。

鲜有人发觉,中国的食品产业正在悄然破解一个隐藏的“矛盾”——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创造。

过去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从不缺少美食。但放眼世界,中国美食的文化和商业输出总是差强人意,货币化能力不强。

以吃货心中的版图为例,美国有乐事、可口可乐,日本有明治、日清,韩国有农心、三养……但提到中国,无论是内蒙的牛肉干、武汉的鸭脖,还是河北的冬枣,说到原材料本身三天三夜也数不完,但落到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却屈指可数。

数据有着更为直观的体现。

根据Food Engineering此前发布的《2021全球食品饮料100强榜单》显示,上榜100强公司合计业绩达到13150.17亿美元,但这其中中国品牌上榜的仅有5家,且规模均处于中下游阶段,合计超过603.45亿美元,仅占百强规模的4.6%。

换句话说,我们在“用美食赚钱”这件事上,吃亏了。

问题,就出在品牌意识上。中国不缺少美食,但中国缺少能打的食品品牌。

这一点,国产企业良品铺子深有体会,其向AI蓝媒汇介绍到:“事实上我们很早就把供应链铺陈到了海外,试图扩大选择范围,提升原材料品质,但早期由于品牌影响力低,我们在原材料的进口上没什么优先权,好料都优先被大品牌挑走了。”

但好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国产的品牌力在提升,良品铺子也从破局者,升级成了全球链主。

11月6日,进博会湖北馆的良品铺子“塔尖选好料、美味全球造”品鉴会上,良品铺子宣布与乳酸菌巨头乐斯福、乳业巨头纽仕兰签订合约,分别研发青稞烘焙产品及儿童A2牛奶。

image.png

AI蓝媒汇了解到,去年良品铺子亦在进博会上宣布,与包括乐斯福、纽仕兰等在内的六家国际食品巨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订单价值达到3亿元。品鉴会上展示的益生菌综合坚果、A2儿童牛奶等“美味全球造”系列产品,就是这些战略合作落实的成果。

可以说,从良品铺子的策略可以看出,中国零食故事正在被改写:“中国的品牌不仅能够优选中国好料,更能优选世界好料,最终形成中国品牌影响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品牌能够服务的消费者将不止于中国,能够撬动的供应链也不止于中国。这是中国吃货的胜利,更是制造业的格局跃升。

image.png

那么问题来了,良品铺子是如何做到这种格局跃升的?

用户心知肚明,仅仅四五年前,外界对于良品铺子的品牌印象还仅限于“一家零食做得还不错的的国内品牌”。但短短数年间,其三次登台进博会,已经蜕变为与全球品牌同台的中国零食品牌。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或许从近年来良品铺子的战略动向能够窥探一二。

2019年,在武汉总部设立研发中心和品控中心,围绕健康营养配方创新、工艺设备技术创新,快速响应产品研发需求,通过食品生物技术、营养技术的突破和运用,实现细分市场产品功能需求,先后推出小兔山楂棒、“三重控糖”蛋白代餐奶昔、低GI饼干、鲜果月饼等行业创新产品。

image.png

2020年,良品铺子孵化的第一个细分品类,即儿童零食品牌良品小食仙亮相市场,一系列符合年轻妈妈更高需求的零食产品投向市场。,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主要技术和意见,更以身作则带动行业向规范、透明、专业的标准迈进,反向助推国内产业升级。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小食仙”新开发上市20款新品,新品销售占比达33%,打造了小兔山楂棒(0添加蔗糖)、牛初乳高钙棒、吸吸布丁等多款千万级大单品。与此同时,针对健身人群的良品飞扬、针对白领群体的茶歇品牌“Tbreak”等细分产品矩阵均取得了较大突破。

综合数据显示,2019-2020年,良品铺子连续三年加大研发投入,合计投入超过8000万元,增长率从3.29%攀升至23.22%。研发端的投入可见一斑。

供应链层面正如上文提到,良品铺子已经和全球多家知名供应商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战略合作,以期在全球范围内优中选优,满足消费者日益攀升的食品品质需求。

过去,我们在讲述中国美食故事时,习惯向世界介绍我们的优质原材料;而当中国的企业渐渐有了自主建设并运营一个品牌能力的时候,就变成了从世界范围内优选好料为我所用,最终呈现给世界的,是中国美食的新“食”代,与新价值。

中国品牌正在追随中国吃货的脚步,扩张版图,走向世界。【责任编辑/常琳】

来源:蓝媒汇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从“吃向全球”到“吃自全球”,这就是中国吃货的力量吗?
苹果总部餐厅25道惊艳菜品:吃货们,早饭吃过了吗?
从百度糯米的“517吃货节”透视大数据的挖掘应用:已成为支撑餐饮团购的第三种新模式

精彩评论